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6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好文荐读|张博、黄玉花:汉语连动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

张博、黄玉花 语言学心得 2022-06-09

好文荐读(第二十七期)汉语连动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汉语连动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

张博、黄玉花     

吉林大学 文学院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张博,黄玉花.汉语连动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J].汉语学习,2021(06):46-56.

摘要:基于事件认知视角汉语连动式有两种基本事件类型:顺序复合型连动式是对可分离的动作序列事件的一种顺序化认知加工,具有时序性、松散性、对称性、有界性等特征;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强调对事件内部不同侧面进行整体的认知加工,表现出非对称性和紧凑性。连动式表达的事件类型之间没有绝对界线,而是一个由典型成员到边缘成员的连续统。在两种认知视角模式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顺序兼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同时具有顺序性和整体性双重事件属性。

关键词:连动式;复合事件;事件结构

基金项目: 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汉语言接触与延边汉语变异研究”(项目编号:17BYY167)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资助。

感谢《汉语学习》期刊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零、引言

从事件视角出发,汉语连动式是由在一定时间域中彼此关联的若干子事件复合而成,可以用表达具有多重事件结构的复合事件。比如:“笑了笑说”表达的是先后发生的动作序列事件;而“笑着说”表达的是在时间轴上共时同现的两个动作行为,这是由事件在时间结构上的差异性造成的。反过来,事件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句法形式上的一系列差别,如“笑了笑/说”(V 了V),“笑着/说”(V+着)。事件结构理论认为,句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动词进行编码的事件结构决定的(周长银2010)。

本文从事件视角出发,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汉语连动式表达的不同事件类型;(2)连动式表达的复合事件内部子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复合方式;(3)不同类型连动式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及特点。

一、认知视角模式与连动式事件结构类型


事件语义学认为,每个句子都有一个潜在的事件与之相对,这一事件一般由动词体现出来。客观存在的每个事件都由动作、状态及其参与者综合构成特定的事件结构,经过一定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后映射到语言结构,最终编码为具体句子。因此,事件结构在客观世界和语言结构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如下所示:

客观世界——事件结构——语言结构

从事件视角出发,汉语连动式表达的是一个具有多重事件结构的复合事件,是由在一定时间域中彼此关联的若干子事件复合而成,表示为E=e1+e2根据子事件的复合方式,连动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A 顺序复合型连动式:

①饶书安迅速写好纸条(e1)/绑在飞鸽的脚上(e2)。(沈苇《傲剑道情》)

②他随手取了相机(e1)/走出饭店(e2)。(《文汇报》2001 年)

B 整体复合型连动式:

③这时,一个青年男子推着自行车(e1)/走过来(e2)。(崔亚斌《解刨刀下的谜案》)

④在这里,人们可以从美丽的甘海子骑马(e1)/穿越丛林(e2)。(《人民日报》2003 年)

C 顺序兼整体复合型连动式:

⑤天亮后,我又上街(e1)/买菜(e2)。(王朔《浮出海面》)

⑥中午我们在江老师家包饺子(e1)/吃(e2)。(郁秀《花季雨季》)

二、顺序复合型连动式

2.1 顺序复合型连动式的事件特征

顺序复合型连动式作为汉语连动式的典型,反映的是对时间上先后发生的子事件的一种顺序化认知加工,子事件之间具有时序性,在语言结构层面上遵守“时间顺序原则”(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原则作为一种典型的象似原则,体现了“事件结构-语言结构”之间的一种单向映射。例如:

⑦他穿上衣服/跳下床。(自拟)

句子成分的先后顺序自然地对应于现实中子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临摹,前后两项的顺序不能调换。我们认为,时间顺序原则是顺序复合型连动式的基本结构原则。

其次,顺序复合型连动式所表达的复合事件是将几个可分离的动词事件压缩到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每个动词都可以表达一个较为独立的事件,子事件之间关系较为松散、相对独立。在句法上表现为连动式前后两项之间可以插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连接成分,如时间副词如“再、就、才”等。例如:

⑧a.李大叔,吃了饭/走吧。(萧红《呼兰河传》)

→b.李大叔,吃了饭再走吧。

⑨a.李纨索性吃了药/睡了,当没看见。(黄志坚《人生要下笨功夫》)

→b.李纨索性吃了药就睡了,当没看见。

例⑧中“再”表示一个动作在另一个动作结束后出现,一般用在将来时;例⑨中“就”强调了两件事紧接着发生。连接成分是事件结构的松散性在句法层面的一种反映,正如Haiman(1983)所指出的,“一个表达式在语言形式上的分离性与它所表示的物体或事件在概念上的独立性相对应”(张敏1988)。

此外,顺序复合型连动式还有对称性特征。Aikhenvald(2006)根据连动式中两个组成部分的语义强度及词汇选择是否受限,将其分为对称性连动式和非对称性连动式。对称性连动式中两个动词语义强度较为对等,而非对称性连动式中一个动词的语义较虚,多表示方向、情态、体态等语法意义。顺序复合型连动式表达的两个子事件在语义强度上较为对等,难分轻重,如例⑦中“他穿上衣服/跳下床”两个动作行为只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并没有语义强度上的差别体现,若调换其语序变为“他跳下床/穿上衣服”,只是将其时间关系颠倒过来,子事件在语义强度上仍然对等。因此,这类连动式“很难从形式上决定其中哪一部分是主体,哪一部分是从属”(吕叔湘1979)。

2.2 顺序复合型连动式中子事件的界化及手段

动作有“有界”和“无界”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终结性(telic)。顺序复合型连动式中两个子事件是可分离的动作序列事件,e1 完成后e2 才开始进行,因而e1 在连续事件中是具有终结性的有界量。体现在句法形式上,VP1 总是有显性有界标记。例如:

⑩a.过了一会儿,远处的几桌人吃完饭/走了。(赵凌波《走读西藏与台湾》)

b.这都中午了,吃完饭/走吧。(桥横《被贩卖的女人》)

例⑩中两个连动式表达的是相同序列事件,其区别是时态的不同,无论动作行为是否已经发生,都要求e1 是具有实际终止点的有界量。根据Vendler(1957)关于动词的时间结构分类,动词“吃”属于活动动词(Activities),只具有任意终止点,而不具有内在的自然终结点,因为吃的动作本身可以随意延长或停止(陈前瑞2008)。但是出现表示体貌意义的补语“完”后,“吃完饭”就变成了完结体,从而具有了实际终止点。特定语法成分可以激活有界化的认知加工,凸显其边界,使之具有完整性。达成类动词、结束动词本身具有[+终结性],表示的是有界量。除此之外,界化的主要手段还包括以下几种:

(1)V1 后加时体助词“了”(“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了”前的V1 多为具有持续性的活动类动词和完成类动词。既可以用于过去发生的事,也可以用于将要发生的事。除了出现在单个动词的后面,还可以出现在述补结构的后面(朱德熙1982)。

(2)V1 后加典型完结体标记“完、好、过”表示前一子事件具有终结性。陈前瑞(2008)将“完、好、过”表示的体貌意义称为完整体,可以用于结束情状和活动情状:用于结束情状表示完成,即抵达情状内在自然终止点,如例○12 a 中“看完电影”;用于活动情状表示结束,即实现其任意终止点,如例○12 b 中“吃完早饭”。

(3)V1 后带有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或结果。这类VP的结果意义相对突出,其有界性特征比较明显。沈家煊(1995)指出,“动词+结果补语组成的动补结构”如“打破”和“动词+趋向补语组成的动趋式”如“走来、飞进来”,它们所表达的动作在时间上同时具有起始点和终止点,因而其表达的事件是终结的。

(4)采用动词重叠式,包括“V 了V”和“VV”。汉语中动词重叠式表示的是一种程度较小、有固定终止点的“确定量”(沈家煊1995),不能被无限延长,因此是有界的。Smith(1991)认为汉语中动词重叠表示封闭情状(Closed situation),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认知中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终止点,可称为“限定终止点”。

(5)V1 后的宾语有数量词修饰。数量词使动词后的宾语具有了量化特征,可间接设定事件持续的时间范围,从而使其投射的事件具有有界性。沈家煊(1995)指出,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实际上就是“有界”“无界”对句法结构的制约。数量词和“了”有相同的作用,都能使无自然终止点的动作变为有自然终止点或使动作的自然终止点变为实际终止点。


三、整体复合型连动式

3.1 整体复合型连动式的事件特征

事件不是简单的原子性单元,它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一般而言,事件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动作或状态,二是动作或状态所涉及的对象。王寅(2005)曾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一个基本的事件包括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两大核心要素。行为要素又包括动态行为和静态行为,由不同的子行为构成;事体由很多个体构成,包括人、事物、工具等实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图示如下:

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就是以全局化的视角对事件进行整体认知,事件中的各种认知成分被不断地叠加,从而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格式塔)。其中的每个子事件都作为整体事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事件内部的不同侧面进行其事件结构如下:

首先,整体复合型连动式表达的子事件处于一个整体的事件框架内,前后两项的语义强度不同,具有非对称性通常情况下,此类连动式的语义重心在后项上,e2 作为事件的核心部分,表达事件中主体的核心动作行为,我们称其为“核心子事件”;e1 可以看作增添事件信息的一种手段,表达事件中其他附加信息,如地点、方式、伴随动作等,属于事件中的背景信息,它不能直接报道事件的进展,而是表达事件中的某些伴随状态,因而处于从属地位,其所指状况依附于核心子事件e2 所表达的动作行为之上。e2 作为事件的核心,可以直接报道事件的进展,它在句法层面的一个显性标志是“体标记的可介入性”,也就是说连动式中表达事件时间结构特征的体标记一般出现在核心子事件的动词上。

其次,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具有较强的紧凑性整体型连动式表达的是一个紧密程度较高的事件复合体,子事件分别作为事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有较强的内部关联性。e1 在连动式中处于从属地位,对核心子事件e2 有较强的依附性,在句法层面上多以无界形式出现,结构上不自足;同时,前后两项之间结构上十分紧凑,不能插入时间副词“再”“就”等连接成分。

3.2 整体复合型连动式的主要类型

3.2.1 表达“方式-动作”的连动式

表达“方式-动作”的连动式中e1 增添事件中的方式信息,表达伴随核心动作发生的行为、状态,子事件之间具有方式关系。何洪峰(2012)根据方式的表述功能将其分为陈述性方式和修饰性方式:陈述性方式由谓语构成,修饰性方式由状语构成。据此,连动式中前项动词既表示动作行为,又表示方式,属于一种陈述性方式。袁毓林(2002)指出,“方式”的语义特点是非自立性和附庸性,因而其所指状况依附于连动式中核心子事件所表达的动作行为之上。“方式-动作”连动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伴随类方式。e1 表达伴随e2 发生的动作行为或状态。e1 既有行为义,又有方式义:它既表达了主体的一个动作行为,又表明了核心动作行为e2 所呈现的一种方式。常用的句法表现形式为“V1 着+V2”,其中“着”作为汉语持续体标记,它强调了事件内部的持续过程。伴随动作或状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e1 表达事件中伴随核心动作行为发生的动态行为要素,通常情况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动作性,V1 由动态的动作动词充当。

(2)e1 表达动作行为发生时主体的身体姿态或穿着,属于事件中的静态行为要素。其中V1 多由静态的姿势类动词充当,这类动词虽然动作性不强,但是也被视为一个具体的动作行为。丁加勇(2001)认为姿势类动词包括“坐类”和“穿类”两个小类,如“坐类”:坐、站、蹲、跪、仰、立、趴、躺;“穿类”:穿、抱、背、捧、挽、搂、驮。

(3)e1 表达事件中伴随核心动作行为的某种抽象状态。其中V1 是表示抽象方式义的动词,其动作性不强,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是一种抽象的伴随方式或伴随状态。和上述两类连动式相比,此类连动式中V1 的动作性较弱,具有[+虚化]的语义特征,但是作为动词,V1 仍然保留了动作本身某个方面的意义。

总的来说,表示伴随动作或状态的连动式,前后两个子事件在时间上需要满足“同时性”限制,即子事件在时间轴上存在重合的地方,整个句子关注的就是该重合的地方。李铁根(2002)强调“同时”指的是语法意义上的同时,而不是纯事理上的同时,因为从纯事理意上讲,两个动作行为可能不是同时开始或同时结束的。

其二,实现类方式。e1 表达的是事件中核心动作行为的具体实现方式。即行为主体为完成V2 这个动作行为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涉及到动作行为实施过程中所凭借的工具、材料等成分。

实现类方式中还存在着较为特殊的一类,我们暂且称其为“蕴含类方式”。在这类连动式中,e1 表达的动作行为本身蕴含着e2 的意义,如“点头同意”中“点头”这个动作本身就代表“同意”,可以理解为动作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它的内部含义。

蕴含类方式和实现类方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动作本身和动作蕴含的含义之间具有一定的社会约定性。

这类连动式的使用和我们的社会文化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跪下来求我”,“下跪”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个含义就是“乞求”,带有屈辱的感情色彩,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下跪”动作本身就表达了“乞求”的含义,因而在表达上可以省略V2。总之,此类连动式表达的子事件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这种内在关联性来自特定的社会文化习俗,并在使用中逐渐固化为一种程序式的、约定俗成的表达。

3.2.2 表达“参与者-动作”的连动式

表达“参与者-动作”的连动式中e1 增添事件所涉及的参与者信息,即动作行为所牵涉的对象(如动作的发起者、承受者、受益者等),子事件之间的事件关系可以概括为角色构成关系(Personation)。V1 多表示伴随、协同某人做某事,如“领、带、陪”等,V1 的宾语作为事件的共同参与者。

此外,V1 的宾语还可以是动作行为的受益者,V1 多为“帮”“替”等表示受益的动词,表示帮助、代替某人做某事,通过增加事件受益对象使事件的角色构成发生改变。

作为事件的受益者,有时参与了V2 这个动作,如“他”作为受事主体参与了“复习功课”的过程;有时受益者并不作为事件的共同参与者,如例○24 “我替你值班”,“你”就不是“值班”的参与者。


四、顺序兼整体复合型连动式

汉语连动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它所表达的事件结构类型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而是形成一个由核心典型成员到边缘成员的连续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并不仅限于某种单一的视角,还可以是在两种事件认知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例如:

○25 监狱长你到外间躺下休息吧,你明天还要去北京/开会。(桥横《监狱长》)

例○25 表达的复合事件具有顺序性和整体性双重属性:一方面,“去北京”和“开会”是时间上先后发生的连续事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另一方面,先后子事件之间存在一种目的关系,“开会”是“去北京”的目的,“动作-目的”关系本身又处于一个整体事件框架内,因而同时具有整体复合型连动式的一些特征。比如子事件之间紧凑性强,因而e1 常常以无界的形式出现,且前后两项之间一般不能插入连接成分。

概括地说,此类连动式是在顺序视角模式和全局化视角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事件结构如图所示:

顺序兼整体复合型连动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表示“位移-动作”的连动式。这类连动式中e1 表达的是一个位移子事件,表明事件发生的地点或动作的趋向,e2 表达位移的目的。V1 一般由位移动词“来、去、出、进、上”等充当,表示主体的位移,V2 表示位移后的动作行为,二者之间构成“位移-目的”关系。

趋向动词后可以出现地点表示事件发生的场所;也可以不出现,这时仅指明了动作的方向还可以后置出现在句尾朱德熙(1982)指出后置的“来”“去”是一种虚化了的动词,读轻声,前面还可以出现“来”“去”。

需要指出的是,句末的“来”“去”有时充当连动式中的第二个动词,有时做的是趋向补语。刘月华(1980)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来”“去”表示句中哪个成分的趋向来进行鉴别:若“来”“去”表示的是受事宾语的趋向,则是趋向补语;若表示的是施事者的动作,则是连动式中的第二个动词。

第二,表示“留存-处置”的连动式。这类连动式中V1 多是具有留存义的动词,如“留、存、放、搁、攒、储备、储藏”等,V2表示对VP1中宾语的处置。V1 后的宾语也可以放在句首充当受事主语,也经常出现在“把”字处置式中。e1 常常以无界形式出现。

此类连动式多以“V1 着V2”形式表达,一方面是由于表示“留存义”的V1 其自身的动作性相对较弱,V1 后加持续体标记“着”,凸显的是动作行为在一段时间内的均质性持续特征;另一方面子事件之间存在一种目的关系,处于一个整体事件框架下,“V1 着”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完整体形式,可以表现出对表示目的的核心子事件有着较强的依附性,也更能突出子事件之间的紧凑性。这种情况下,前后子事件之间的时间界线仍然存在,子事件e2的开始可以隐性地标识e1 的结束,如例29 b 中只有“攒够(完)钱”才可以“买汽车”,后一动作行为自然地承接前一动作行为,同时意味着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束。

V1 后的宾语经常前移到句首充当受事主语,两个动词结构表达的都是对受事主语的一种说明,这种表达具有明显的语用动机,是一种突出重要信息的手段。袁毓林(1996)指出,受事等语义格只有经过话题化才能移到句首充当主语,它们是有标记的话题,其功能就是让话题成为听话人注意的中心。

其三,表示“取得-动作”的连动式。V1 一般是表示获取义、制作义的动词,后一动作行为自然承接了前一动作行为,表示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类连动式子事件之间具有紧密的连续性,同样不凸显二者之间的时间界限。这类连动式常以“宾语共享”的形式出现,即两个动词共享一个受事宾语,如“包饺子吃”“烧水喝”等,这是事件结构整体性的一种表现。

五、结语

汉语连动式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其共时层面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连动式作为一个包容性较强的特殊结构,可以表达多种事件复合类型,事件结构的不同导致汉语连动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性,这正是“事件结构-句法结构”象似性的体现。事件结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汉语连动式的理论模型。一方面,连动式在句法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在事件结构层面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描写和解释;另一方面,以往研究中一些存在争议与分歧的连动现象(比如具有非对称结构的“V1 着V2”),也可以在事件的视角下得到统一的解释,从而有助于更进一步地认识汉语连动式的本质。


作者简介


    

    黄玉花女,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汉朝语言对比及二语习得”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本文来源:《汉语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往期推荐

好文荐读|刘元满、邵明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际中文教育起点研究


好文荐读|王涛、邵敬敏:中国台湾地区七十年汉语语法研究回顾和展望


好文荐读|赵  杨:“自我”与“他者”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主体间性研究


好文荐读|刘  彬:反问句的意义和功能研究:回顾与展望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专业方向”

今日小编:秋    实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